banner
ShuWa

ShuWa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twitter

2023-6-24 夜

关于博客和 xLog#

写日记是我的一个间歇性的行为,从我有这个习惯开始到现在可能写的文章有 20 多篇,有些作为公开内容发在朋友圈和推特,有些则放在 Evernote 里写完就不看了。

我大抵上觉得我写的东西还是希望别人看到的,只是觉得自己的文字过于无味,羞耻心又比较强,不好意思让别人看到。

博客给了我这个选择,满足我公开我想法的同时,又让我远离社交媒体的评价,xLog 提供的区块链博客保证了我写的东西不会丢失,我十分感激,但是也会担心这个平台的商业化模式是否能支持他们继续运营下去,希望我死之后这些东西能作为训练 AI 的数据,让我作为数字生命继续活在互联网上。

关于新加坡🇸🇬#

一开始来新加坡是因为 21 年的互联网和 web3 狂欢,让我觉得这里比国内有更多的机会。然而一年多之后的现在,一家家公司的裁员,过多国人的涌入以及物价的暴涨,已经让我对当初的想法没有那么坚定了,再加上 moon 仍然在国内,也许几个月之后我也要回国了。

曾经我觉得人应该为了职业发展做出牺牲,然而事实上所谓的「职业发展」很有可能只是人类的空想,在好时代积累的一些人生经验会比我们想象的快的多的速度变得毫无价值,不管是写码在 ChatGPT 面前还是互联网的高薪工作在今天这个冲突日益加重的时代面前。

新加坡是一个好地方,哪怕当初吸引我的东西不在了我还是这么觉得,尤其是对一个黄皮肤的华人而言。
社会里各种精巧的设计虽然让我觉得也是一个大政府国家,但是不同的地方在于普遍的对常识,对科学以及最重要的对国民的尊重,我很开心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华人社会。
很可惜没有赶上合适的时候,不过有机会的话我还是想回来这里,希望下次能带着 moon 一起来。

关于最近的生活#

最近将近四个月一直在一家🇩🇪公司实习,做的事情是和之前完全不一样的半导体工作,工作压力极小,没有打卡,每天五点左右就能走,每周有两天可以 WFH,还有很多假期,但是说实话,我工作的并不快乐。

公司里的同事很多都是一毕业起就在这家公司工作,待了将近 30 多年,工作的内容也很沉闷无聊,很容易会怀疑自己做的东西有没有价值,对于有些我觉得可以改进的东西,作为实习生也没有办法向公司的技术架构提意见,毕竟不是我的职责所在。

有些时候甚至开始怀念之前在华为规范的流程和技术架构以及充实的生活,我想我一定是疯了。

关于这三年#

大学毕业了已经三年,一直在想如果当初没有那么坚定的想要去日本读书,毕业就进互联网公司打工现在会怎么样?当初没有为了去日本 Gap 而是直接选择去香港新家坡会怎么样?要是当时除了 NUS,加拿大的学校又给我发 Offer 了又会怎么样?

蹉跎这两个字应该是我这三年最好的总结,换了两份工作,读了一年的硕士结果又回到本科毕业的原点。但是老实说我并不后悔,甚至可以说我现在已经完成了我所有想做的事情,拥有了我所有想要拥有的东西,哪怕明天是地球最后一天,我也可以安然接受。

我去了我曾经憧憬的国家的公司工作,感受过了那里的工作氛围;去了我曾经最不喜欢的公司,改变了自己的一些偏见,也做了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去了一所算得上有名的学校读研究生,学自己感兴趣的方向(AI + robotic);以及最重要的事情,遇到了 moon。

和 moon 开始异地的时候我本身是很不安的,我们也确实遇到了很多矛盾,可喜可贺的是这一次次的矛盾反而让我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我也越来越知道我人生里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事业和金钱很重要,男人需要事业让自己成为家庭最重要的支柱。但是和家人比起来,事业和金钱不值一提,在生命最后一天,没有人会为当时少挣那一笔钱或者没有抓住职业发展的机会后悔,但是绝对会为自己亏欠家人,亏欠爱自己以我们爱的人后悔。幸好我醒悟的够早,还没有犯下什么错。

还有两个月我就 25 啦,提前祝我 25 岁快乐,希望你也快乐。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